部首: | 凵 |
筆畫: | 5 |
部首外筆畫: | 3 |
注音: | ㄔㄨ |
解釋: (1)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2)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3)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4)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5)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6)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7)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8)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9)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10)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部首: | 凵 |
部首外筆畫: | 3 |
總筆畫: | 5 |
注音: |
|
解釋:
1. 自裡面到外面。與「入」、「進」相對。
2. 給付、支付。
3. 來到。
4. 生產、產製。
5. 發洩。
6. 表現、顯露。
7. 超過、超越。
8. 發生、產生。
9. 脫離、離開。
10. 副詞。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趨向或效果。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凵 |
部首外筆畫: | 3 |
總筆畫: | 5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凵 |
音讀: |
tshut
|
解釋:
|
|
反義詞: | 入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