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軍萬馬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千軍萬馬
ㄑㄧㄢ ㄐㄩㄣ ㄨㄢˋ ㄇㄚˇ
qiān jūn wàn m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千軍萬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千軍萬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qiān jūn wàn mǎ | ||||||||||||||||
釋義:
形容兵馬眾多,聲勢浩大。語本《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 |
|||||||||||||||||
典源: 《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慶之率騎三千背城逆戰,大破之,……收滎陽儲實,牛馬穀帛不可勝計。進赴虎牢,尒朱世隆棄城走。魏主元子攸懼,奔并州。其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庫,備法駕,奉迎顥入洛陽宮,御前殿,改元大赦。顥以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向披靡。魏北海王元顥來降,授之為將軍、徐州刺史。後元子攸攻顥,慶之敗走回梁,仍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魏將侯景為亂,慶之收之以歸,進號仁威將軍。年五十六卒,諡武。
(2) 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將帥的部屬。麾,音ㄏㄨㄟ,用來指揮的旗幟。
(3)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退。見「所向披靡」。
|
|||||||||||||||||
典故說明: 「千軍萬馬」原作「千兵萬馬」。陳慶之是南朝梁的大將軍,數與北魏軍交戰,都獲得大勝,戰功彪炳。武帝大通初年,北魏國內情勢紊亂,北海王元顥來降,請求梁朝立他為魏主。梁武帝接納他,並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回到北魏。元顥到了渙水即位稱帝,並封陳慶之為鎮北將軍,征伐北魏的其他勢力,元顥順利成為北魏皇帝入都洛陽。陳慶之繼續掃蕩餘兵,節節勝利,名震一時。由於陳慶之的軍隊都穿著白袍,所向披靡,所以洛陽有首童謠傳唱著:「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意思是大將軍們不要自我煩擾,只要看見穿著白袍的軍隊,即使自己兵馬再多也避開為妙。後來「千軍萬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出現「千軍萬馬」的書證如《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後面一似千軍萬馬趕來,再也不敢回頭。」
|
|||||||||||||||||
書證:
|
|||||||||||||||||
參考詞語: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兵馬眾多。比喻戰爭激烈,聲勢浩大。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及至到了跟前,竟像千軍萬馬一般,一沖沖了過來。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等到睡在枕上,山上泉水的聲響,猶如千軍萬馬一般,良久良久方才入夢。亦作千兵萬馬、萬馬千軍。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千軍萬馬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屬性: | 形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千軍萬馬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_千軍萬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