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言不慚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大言不慚
ㄉㄚˋ ㄧㄢˊ ㄅㄨˋ ㄘㄢˊ
dà yán bù cá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 yán bù cá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大言不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 yán bù cá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言不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dà yán bù cán | ||||||||||||||||
釋義:
說大話而不感到難為情。語出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憲問》。 |
|||||||||||||||||
典源: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憲問》《論語.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朱熹.集注:「大言不慚1>,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2>其能否矣。欲踐3>其言,豈不難哉?」 〔注解〕
(1) 慚:害臊、難為情。
(2) 度:音ㄉㄨㄛˋ,考量。
(3) 踐:實現、履行。
|
|||||||||||||||||
典故說明: 「大言」是指誇大不實的言論。「大言不慚」指說大話而不覺羞愧。《論語》裡記載,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說大話不覺得慚愧,做起來就會變得很困難。南宋的朱熹在為這段文字作注時寫到:講大話而不知羞愧的人,心裡必定沒有決心要完成它,因此根本不會考量自己能不能做到,要他實踐諾言不是很困難嗎?後來「大言不慚」就被用來形容人說大話而不覺羞愧。
|
|||||||||||||||||
書證:
|
|||||||||||||||||
辨識:
|
|||||||||||||||||
參考詞語: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不顧事實而妄言誇大。比喻不知羞慚。鏡花緣˙第十八回:大約腹中並無此書,不過略略記得幾種,他就大言不慚,以為嚇人地步。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大言不慚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