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馬行空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天馬行空
ㄊㄧㄢ ㄇㄚˇ ㄒㄧㄥˊ ㄎㄨㄥ
tiān mǎ xíng kō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天馬行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天馬行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
釋義:
天馬,指天帝所乘的神馬。「天馬行空」,形容神馬奔馳。語本《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後用「天馬行空」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拘,亦用於形容浮誇不著邊際。△「天馬脫御」、「天馬脫羈」、「脫羈天馬」 |
|||||||||||||||||||||||||
典源: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太一1>況2>,天馬3>下,霑4>赤汗5>,沬6>流赭7>。志俶儻8>,精權奇9>,籋10>浮雲,晻11>上馳。體容與,迣12>萬里,今安匹,龍為友。 〔注解〕
(1) 太一:神仙,即天帝。
(2) 況:通「貺」,賜與。
(3) 天馬:指天帝所乘的神馬。
(4) 霑:音ㄓㄢ,同「沾」,浸溼、沾溼。
(5) 赤汗:紅色的汗水。
(6) 沬:音ㄏㄨㄟˋ,同、。洗面的意思。此指流赭滿面。
(7) 流赭:流出紅褐色的汗。赭,音ㄓㄜˇ,紅褐色。
(8) 俶儻:音ㄊ|ˋ ㄊㄤˇ,卓越豪邁,灑脫不受約束的樣子。俶,「倜」的異體字。
(9) 權奇:權謀奇策。
(10) 籋:音ㄋ|ㄝˋ,通「躡」,輕踏。
(11) 晻:音ㄢˇ,陰暗。
(12) 迣:音ㄓˋ,超越,踰越。
|
|||||||||||||||||||||||||
典故說明: 漢武帝時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詔司馬相如等作〈郊祀歌〉十九章,用來祭祀天地、宗廟等,典源所收為第十章〈天馬〉。根據《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記載,這首詩作於元狩三年,漢武帝因為在渥洼水得到一匹西域大宛所產的良馬,傳說是天帝所乘的神馬子孫,而取名為「天馬」。詩中描述天帝賜與的天馬,奔馳時一副意氣昂揚灑脫不拘的樣子,而且速度快到像在天上飛一般。後來「天馬行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拘。多用於詩文書法方面。例如明.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即以「天馬行空」來形容薩天錫的才思。亦用來形容浮誇不著邊際。
|
|||||||||||||||||||||||||
書證:
|
|||||||||||||||||||||||||
參考詞語: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比喻才思敏捷豪放,文筆超逸脫俗。元˙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天馬行空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