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幕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ù |
解釋:
1. 垂掛的簾幔。
2. 帳篷、營帳。
3. 幕府的簡稱。指古代將帥或行政官的府署。
4. 戲劇中的一個大段落,當臺幕降落時,表示場次的更換或時間的轉移,或同時表示兩者。
5. 量詞。計算舞臺劇幕布起落次數的單位。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二]mò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一]m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英文: | Curtain |
作者: | 謝庭菊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名詞解釋: 劇場設備名詞。又稱為大幕,指在鏡框式舞台裡,分隔觀眾與舞臺的物件。在現代的劇場表演藝術中,它的顏色及升降之快慢,很能創造視覺刺激及演出的節奏感。 |
|
參照: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bōo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