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擾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干擾
ㄍㄢ ㄖㄠˇ
gān rǎ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ān rǎo |
解釋:
1. 擾亂、打擾。
2. 妨礙通信或控制波道,使無線電設備接收信號功能失效的電磁振盪。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干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ān r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干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terference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二個或更多相同頻率之聲波,因其相位差或傳播方向產生不同的重疊現象,導致聲音之放大或衰減之結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干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interference |
日期: | 2003年6月 |
出處: |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通訊系統中,自然界或人造的信號源的能量,經感應進入通道後,造成接收信號受影響,稱為干擾。常見的干擾包括,鄰近通道干擾、電磁干擾、碼際干擾、無線電頻率干擾、單頻干擾、同模干擾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干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