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年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ián |
解釋:
1.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
2. 年節。
3. 時代、時期。
4. 歲數、年齡。
5. 人生中的某時期。
6. 農作物收成的情形。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iá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英文: | year |
作者: | 顏啟麟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數學名詞釋義 |
名詞解釋: 年是時間的計量單位,為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介於365與366日之間。為使用整數表示,通常在年曆上看到一年共有十二個月,依序稱為一月、二月、……、十二月,其中每年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及十二月均有31天,而每年四月、六月、九月及十一月均有30天;至於二月有些年是28天,該年被稱為平年,有些年是29天,該年被稱為閏年。以陽曆為例,平年共有365日,而閏年共366日。 1平年=365日 1閏年=366日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_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liân
|
又音: | nî |
解釋:
|
|
音讀: |
liân
|
解釋:
|
|
同義詞: | 冬 |
音讀: |
liân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