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愁眉不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愁眉不展
ㄔㄡˊ ㄇㄟˊ ㄅㄨˋ ㄓㄢˇ
chóu méi bù zhǎ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óu méi bù zhǎ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愁眉不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反詞: | 【反】眉開眼笑、笑逐顏開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óu méi bù zhǎ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愁眉不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chóu méi bù zhǎn | ||||||||||||||||||||||||
釋義:
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語或出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二首之二。△「愁眉苦臉」 |
|||||||||||||||||||||||||
典源: ※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二首之二(據《全唐詩.卷五五三.姚鵠》引)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風塵匹馬來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舊隱每懷空竟夕1>,愁眉不展2>幾經春。今朝儻降非常顧,倒屐寧惟有古人。 〔注解〕
(1) 竟夕:整夜。
(2) 展:舒張、打開。
|
|||||||||||||||||||||||||
典故說明: 「愁眉不展」這句成語的意思是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它的典源可能來自於唐朝詩人姚鵠寫的〈隨州獻李侍御〉詩。其中第二首中有二句是:「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此詩敘述一個仕途不順,被貶遠放的人,懷抱著重展抱負的希望,卻每每落空,心情憂愁而雙眉緊鎖,幾年來始終鬱鬱不得志。後來「愁眉不展」被用來指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愁眉不展」的「眉」是眉毛的意思,我們常可從眉毛在臉部的樣子,看到一個人心情的好或壞。例如:「眉飛色舞」、「眉開眼笑」、「吐氣揚眉」,雙眉分開上揚,可見心情暢快。如:「當他聽到自己通過考試的消息時,不禁眉飛色舞,喜形於色。」;而「橫眉豎目」、「愁眉不展」、「直眉瞪眼」,就是眉毛揪成一直線,皺著眉頭,表示表心情陰霾不開朗的樣子。如《西遊記.第九四回》:「觀見那唐僧在國王左邊繡墩上坐著,愁眉不展,心存焦燥。」
|
|||||||||||||||||||||||||
書證:
|
|||||||||||||||||||||||||
參考詞語: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二首之二: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西遊記˙第九十四回:觀見那唐僧在國王左邊繡墩上坐著,愁眉不展,心存焦燥。亦作愁顏不展。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愁眉不展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