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氣用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意氣用事
ㄧˋ ㄑㄧˋ ㄩㄥˋ ㄕˋ
yì qì yòng sh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意氣用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意氣用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ì qì yòng shì | ||||||||||||
釋義:
處理事務但憑情緒,缺乏理智。※語或出明.唐順之〈寄黃士尚書〉。 |
|||||||||||||
典源: ※明.唐順之〈寄黃士尚書〉(據《唐荊川先生文集.卷六》引)弟近來深覺往時意氣用事1>,腳根不實之病,方欲洗滌心源,從獨知2>處著工夫。待其久而有得,則思與鄉里後進、有志之士共講明焉,一洗其蟻羶鼠腐、爭勢競利之陋,而還其青天白日、不欲不為之初心。 〔注解〕
(1) 用事:處理事務。
(2) 獨知:獨,獨處。知,致知。
|
|||||||||||||
典故說明: 「意氣用事」是指一個人憑意氣處理事務。這句成語見用於明.唐順之的〈寄黃士尚書〉。唐順之(西元1507∼1560),明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學者稱「荊川先生」。是明代重要的散文家,提倡唐宋古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同為明代重要文學流派的代表。這篇〈寄黃士尚書〉,唐順之深覺自己以前處理事務只憑情緒而缺乏理智,導致基礎空虛、不踏實的弊病,因此現今想要洗滌心境,擺脫束縛,在慎獨、致知處下功夫。後來「意氣用事」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處理事務但憑情緒,缺乏理智。
|
|||||||||||||
書證:
|
|||||||||||||
辨識: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處理事務只憑感情,多不依據理性。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至今想來,究竟還是意氣用事,並不曾報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意氣用事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