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呼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招呼
ㄓㄠ ㄏㄨ
zhāo h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āo hū |
解釋:
1. 寒暄、問候或示意的言語、手勢。
2. 接待、款待。
3. 呼喚。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招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āo hū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āo h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招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wyl |
作者: | 高麗娟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作名稱。威爾斯民俗舞蹈之動作名稱,原意為「好興緻」(high spirits),此動作是向新的女舞伴問好致意,如「哈囉」、「晚安!」,或是在臉頰上親一下。此動作在舞蹈有交換舞伴情況時常使用。 |
|
參照: 《The Pluck & Squeeze Band Folk Dance Page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招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屬性: | 動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相似詞: | 【接待】、【款待】、【招待】 |
對應華語: | 招呼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_招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io-hoo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招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