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拱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ǒng |
解釋:
1. 雙手相合,臂的前部上舉,以示恭敬之意。
2. 圍繞。
3. 肢體上聳彎曲而成弧形。
4. 圓弧形的。
5. 向上或向外頂掀。
6. 強迫推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ǒ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英文: | arch |
作者: | 蔡益超 |
日期: | 2002年12月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名詞解釋: 拱係一種結構型態,使用在長跨距橋梁時頗為經濟。以磚石拱作為橋梁,在各文明古國中很早就曾採用。好好選擇拱的幾何形狀可得各斷面僅受壓力,而無剪力或彎矩發生。磚石有良好的抗壓強度,但無法抵抗較大的剪力或彎矩,此乃磚石拱橋很早就能存在之原因。 圖示為拱,受均勻向下載重q之作用,A點稱為拱頂,B、C為起拱點,L稱為拱距,V稱為拱高。座標(x,y)之原點置於拱頂。經分析,拱之形狀為如下式之拋物線時,斷面僅有與拱相切的軸壓力 y=qx2/2H 其中H為軸壓力的水平分量,各斷面軸壓的水平分量均為H。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kióng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