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屬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歸屬
ㄍㄨㄟ ㄕㄨˇ
guī sh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uī sh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歸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uī sh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歸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elongingness |
作者: | 沈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歸屬是指個人和別人有連屬的感覺。美國新精神分析學者(Neo-psychoanalyst)弗洛姆(E. Fromm)使用此詞,意謂是一種確定(certainty)、安全(security)和根深蒂固(rootedness)的感覺。這種感覺使個人相信在這個世界上,自己並不孤單,因而是一大安慰。 美國人文主義心理學者(Humanistic psychologist)馬士洛(Abraham Maslow)的人格研究。以為歸屬就是需求的第三階層,稱之為「愛(love)與歸屬」。此層次反應出友誼與歸屬於某個群體,是社會需求。被人愛或有所愛,都使人有歸屬感。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歸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