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漸入佳境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漸入佳境
ㄐㄧㄢˋ ㄖㄨˋ ㄐㄧㄚ ㄐㄧㄥˋ
jiàn rù jiā jì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àn rù jiā jì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漸入佳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àn rù jiā jì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漸入佳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àn rù jiā jìng |
釋義:
比喻境況逐漸進展至美好的境界。#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後亦用「漸入佳境」比喻興味漸濃。 |
|
典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注解〕
(1) 顧長康: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
|
典故說明: 「漸入佳境」原作「漸至佳境」。因為甘蔗愈接近根部吃起來愈甜,所以顧愷之每次吃甘蔗時,都從甘蔗梢部開始吃起。別人問他是什麼緣故,他回答說:「由味道淡的部位往味道甜的部位吃,感覺像是逐漸進至美好的境界。」後來「漸入佳境」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境況逐漸進展至美好的境界。亦用來比喻興味漸濃。
|
|
書證:
|
|
參考詞語: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比喻環境逐漸好轉或趣味漸濃。見漸至佳境條。鏡花緣˙第三十八回:今日忽然現出若花二字,莫非從此漸入佳境。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漸入佳境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