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懈可擊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無懈可擊
ㄨˊ ㄒㄧㄝˋ ㄎㄜˇ ㄐㄧˊ
wú xiè kě j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ú xiè kě j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無懈可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ú xiè kě j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無懈可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ú xiè kě jí |
釋義:
沒有任何破綻可讓人攻擊。形容非常嚴密,沒有缺失。語本《孫子.計篇》三國魏.曹操.注。 |
|
典源: 《孫子.計篇》三國魏.曹操.注擊其懈怠1>,出其空虛。 〔注解〕
(1) 懈怠:鬆懈怠惰。
|
|
典故說明: 春秋時代孫武所撰的《孫子》,是一本兵書,內容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三國魏曹操十分推崇本書,並為其作注解。典源「擊其懈怠,出其空虛」,原是《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兩句話的注,大意是:趁敵人沒有防備的狀態下發動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即在對方毫無準備時,給予迅速的攻擊,是用兵取勝的戰略之一,相對的,如果我軍沒有任何缺點可讓人攻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清.歐陽兆熊等合著的《水窗春囈.卷下.部曹才學》中,說到草擬奏章之人大都有才學,但考場失利,而他們「所作奏稿咨稿,駁斥事理,悉無懈可擊」,即指所作的奏稿咨稿沒有缺點可以攻擊。後來「無懈可擊」這句成語就從「擊其懈怠,出其空虛」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非常嚴密,沒有缺失。
|
|
書證: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沒有任何缺點可讓人攻擊。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一:一篇詩祇立一意,起手、中間、收結互相照應,方得無懈可擊。亦作無瑕可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無懈可擊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