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獨有偶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無獨有偶
ㄨˊ ㄉㄨˊ ㄧㄡˇ ㄡˇ
wú dú yǒu ǒ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ú dú yǒu ǒ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無獨有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反詞: | 【反】獨一無二、絕無僅有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ú dú yǒu ǒ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無獨有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wú dú yǒu ǒu | ||||||||||||||
釋義:
指某種少見的人、事、物,偏有類同者出現恰巧湊成一對的情況。或指兩項事物恰巧相同或類似。※語或本《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 |
|||||||||||||||
典源: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1>,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注解〕
(1) 自然而然:無所勉強,隨自然形勢發展。見「自然而然」。
|
|||||||||||||||
典故說明: 「無獨有偶」是指事物出現往往成雙成對。此語可能出自於《二程集》。《二程集》收錄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的著述,其思想學說以「理」或「道」為萬物之本源,主張「萬事皆出於理」,為宋代理學之洛派代表。典源此段提到,存在於天地萬物間的道理,往往會有恰巧相同或類似的事物出現,而這樣的情況,都隨自然形勢發展,並非事先有所安排。文中說到「無獨必有對」,後來「無獨有偶」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某種少見的人、事、物,偏有類同者出現恰巧湊成一對的情況。或指兩項事物恰巧相同或類似。
|
|||||||||||||||
書證:
|
|||||||||||||||
辨識: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兩項事物的恰巧相同或類似。掃迷帚˙第十三回:聞簡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謂無獨有偶。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無獨有偶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