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基本資料
部首: | 火 |
筆畫: | 13 |
部首外筆畫: | 9 |
注音: | ㄧㄢ |
解釋: (1)東西燃燒時所產生的氣體。如:「濃煙」、「排煙」、「黑煙」。 (2)山川雲霧、水氣等。如:「山煙」、「煙波」、「煙霧」、「過眼雲煙」。 (3)菸草或菸製品。同「菸」。如:「香煙」、「煙捲」、「煙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基本資料
部首: | 火 |
部首外筆畫: | 9 |
總筆畫: | 13 |
注音: |
|
解釋:
1. 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氣體。
2. 東西燃燒而生的煙氣所凝結成的黑灰,常用以製墨。
3. 山川間像煙一樣的水氣。
4. 特指鴉片。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基本資料
部首: | 火 |
部首外筆畫: | 9 |
總筆畫: | 13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ā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moke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是一般燃燒所產生可見的懸浮微粒,如木炭、煤、木材、垃圾燃燒所產生黑煙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基本資料
部首: | 火 |
音讀: |
ian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