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熱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è |
解釋:
1. 物理學上指在沒有其他形式的能量進出時,能使物體吸收後升溫,釋放後降溫的能。
2. 溫度高。與「冷」相對。
3. 加熱,使溫度升高。
4. 親切、情意深厚。
5. 強烈的、急切的。
6. 受人喜愛的。
7. 受人喜愛的潮流。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英文: | Hot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名詞解釋: 為非常高放射性的俚俗用法,如1居里以上之β射線或1侖琴以上之γ射線,均可稱為熱(hot)。較此為低者可依次稱為中熱(semi-hot)、溫(warm)、冷(cold)等,所謂的冷,乃指無輻射污染而言。 熱區(hot area)指研究機構或核能設施中,含高放射性物質或強輻射的區域;熱點(hot spot)指輻射污染區的高放射性程度遠較周遭為高者(不均勻分布),亦可用以描述採樣中,放射性的特別不均勻分布,或體內放射性核種的異常高濃度;熱室(hot cell)指需利用機械手等遙控操作設備,並具相當屏蔽設計,處理高放射性物質的房間,也稱為穴(cave);熱原子(hot atom)指因核反應或放射性蛻變等而產生具有高內能或動能之原子和回跳原子等,此種反應含有放射性的原子,故稱為熱原子或放射原子。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英文: | hot |
日期: | 1984年 |
出處: | 保健物理辭典 |
名詞解釋: 通常用以表示高放射性。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_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jia̍t/lia̍t
|
解釋:
|
|
音讀: |
jia̍t/lia̍t
|
解釋:
|
|
同義詞: | 燒 |
反義詞: | 冷、寒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