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稷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ì |
解釋: 1. 植物名。禾本科稷屬。一年生草本。稈高一公尺以上。葉長闊而尖,有粗毛,平行脈。秋天時莖梢分生細枝,散生多數花穗,略向下垂。穎果呈淡黃白色,比粟粒稍大。是一種重要的雜糧食物。
2. 古人認為稷是百穀之長,所以稱穀神為「稷」。
3. 古代稱掌管農事的官為「稷」。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稷 |
英文名: | Panicum miliaceum |
描述: 一年生;稈直立,單一或叢生,節處具鬚。葉片線形,長10-42 cm,寬8-20 mm;葉舌膜質,上緣一圈長毛。圓錐花序,開展或緊縮,成熟時下垂。小穗長約4.5 mm;外穎長約3.5 mm,三角形;內穎船形,脈突出並向先端集中;上位外稃7脈,背面圓形。 |
|
分布: 栽培種,偶見歸化。</p> |
|
作者: | 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
授權方式: | ![]() |
資料來源: | 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ik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