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天酒地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花天酒地
ㄏㄨㄚ ㄊㄧㄢ ㄐㄧㄡˇ ㄉㄧˋ
huā tiān jiǔ d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ā tiān jiǔ d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花天酒地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ā tiān jiǔ d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花天酒地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huā tiān jiǔ dì | ||||||||||||||||||||||||||||
釋義:
原指在美好的環境中飲酒作樂。※語或出清.捧花生《秦淮畫舫錄.卷上.紀麗.高桂子》。後來「花天酒地」多用來形容沉迷酒色,荒誕腐化的生活。△「醉生夢死」 |
|||||||||||||||||||||||||||||
典源: ※清.捧花生《秦淮畫舫錄.卷上.紀麗.高桂子》高桂子家青谿側,風情綽約,髮不加澤,肌不留手,當行人也。入平康非所願,而咄嗟又鮮當意者。吾友竹蓀未第1>時,兩心稱契好2>,花天酒地,要誓良殷3>,各有終焉之志。及竹蓀掇巍科後,擬踐其約,而慈闈不欲,且又極於所往。姬之待竹蓀仍如故,嘗私謂竹蓀曰:「情好果堅,雖金石何渝焉!」近聞姬已賃屋僻巷中,門戶重重,難窺春色。竹蓀其何以報姬哉! 〔注解〕
(1) 未第:科舉落第。
(2) 契好:志趣相投。
(3) 良殷:情意深厚、美好。殷,通「慇」。
|
|||||||||||||||||||||||||||||
典故說明: 「花天酒地」中的「花」指的是在聲色場所中執業的女子,整個詞語現多用來形容沉湎於酒色的生活,但在古典文獻中,則見有用以指稱在美好的環境中飲酒作樂。如在清人捧花生的《秦淮畫舫錄》中,描述一位佳麗高桂子的情事時說道:「兩心稱契好,花天酒地,要誓良殷,各有終焉之志。」這裡是說高桂子與她心儀的對象,彼此情投意和,在詩情畫意的情景中飲酒作樂,兩人都是情深意重,想要互許終身。但後來「花天酒地 」的語義轉變,被用來形容縱情聲色場所中荒誕腐化的生活,例如清代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九回》:「上海是個花天酒地的地方。」則是說上海這個地方充滿了聲色場所,充滿了誘惑。而這個語義也是現在一般所使用的。
|
|||||||||||||||||||||||||||||
書證:
|
|||||||||||||||||||||||||||||
辨識:
|
|||||||||||||||||||||||||||||
參考詞語: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狂嫖縱酒,沉迷於聲色場中。形容荒淫腐化的生活。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賈某總辦河工,浮開報銷,濫得保舉,到京之後,又復花天酒地,任意招搖。亦作酒地花天。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花天酒地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