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火打劫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趁火打劫
ㄔㄣˋ ㄏㄨㄛˇ ㄉㄚˇ ㄐㄧㄝˊ
chèn huǒ dǎ ji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èn huǒ dǎ jié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趁火打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反詞: | 【反】雪中送炭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èn huǒ dǎ jié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趁火打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èn huǒ dǎ jié |
釋義:
趁人家裡失火時搶劫財物。比喻乘人之危,從中取利。※語或出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趁火打劫》。 |
|
典源: ※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趁火打劫》有所謂趁火打劫者,臨時之盜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約一二伴侶,飛奔入內,見物即取,或持之,或負之,或扛之。主人加以訶斥1>,則曰:「將為汝寄頓2>於吾家也。」蓋倉猝3>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 〔注解〕
(1) 訶斥:斥責。訶,音ㄏㄜ。
(2) 寄頓:安置存放。
(3) 倉猝:匆忙、急促。猝,音ㄘㄨˋ。
|
|
典故說明: 「趁火打劫」是趁人家裡失火、一片慌亂時搶劫財物,也就是乘人之危。所以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裡解釋「趁火打劫」的狀況時,便說這些盜賊都是臨時起意居多,遇到人家家裡失火時,即趕快召來同伙進入火場,看到東西就搬。主人加以阻止時,他們還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幫你把財物搬到我家寄放。」所以徐珂最後下結論說他們是「倉猝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後來「趁火打劫」不一定限定於趁人失火時搶劫財物,語義擴大到凡是乘人之危,從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
|
|
書證: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趁人之危,從中取利。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或作趁火搶劫、趁鬨打劫。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趁火打劫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