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追尋
ㄓㄨㄟ ㄒㄩㄣˊ
zhuī xú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uī xú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追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uī xú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追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racing |
作者: | 吳瑠璃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書目著錄的卡片格式中,把檢索點逐一記錄在卡片的下端,稱為追尋。追尋的記載包括標題及其他檢索款目兩部分,標題部分以阿拉伯數字標示。其他檢索款目包括主要款目以外可用來檢索的著者、書名、叢書名等款目,以大寫的羅馬數字標示。 追尋的主要目的在記錄檢索款目的數量與內容,作為製作附加款目目片的依據,例如追尋項記載為:1.哲學--西洋 I.載孚高(Delfgaauw, Bernard) II.傅佩榮,即表示這筆書目紀錄有一個主題標目,二個著者附加款目,因此,除書名款目目片外,應加製二張著者款目目片(一為載孚高(Delfgaauw, Bernard)、一為傅佩榮),一張標題款目目片,共計4張目片。若再加分類片,則共需5張目片。 追尋只有在卡片目錄才需著錄,可視為製作副片的備忘錄,機讀格式目錄則無此必要。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追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