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之夭夭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逃之夭夭
ㄊㄠˊ ㄓ ㄧㄠ ㄧㄠ
táo zhī yāo yā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o zhī yāo yā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逃之夭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o zhī yāo yā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逃之夭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táo zhī yāo yāo | ||||||||||||||||||||||||||||
釋義:
「逃之夭夭」之「逃」,典源作「桃」。比喻逃跑得無影無蹤。語本《詩經.周南.桃夭》。△「金蟬脫殼」、「溜之大吉」 |
|||||||||||||||||||||||||||||
典源: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1>,灼灼2>其華。之子3>于歸4>,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注解〕
(1) 夭夭:美麗茂盛的樣子。
(2) 灼灼:音ㄓㄨㄛˊ ㄓㄨㄛˊ,鮮美明亮的樣子。
(3) 之子:此人。
(4) 于歸:指女子出嫁。
|
|||||||||||||||||||||||||||||
典故說明: 「逃之夭夭」這句成語是從《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中的「桃之夭夭」轉用過來。本來「桃之夭夭」是形容桃樹的花、葉茂盛美麗。「夭夭」是美麗茂盛的樣子,所以底下一句「灼灼其華」,強調了桃花開放得鮮豔明亮的樣子。這兩句是《詩經》非常有名的句子,後來又因為「桃」和「逃走」的「逃」同音,所以有人就開玩笑地將人逃跑了的這件事,借用了「桃之夭夭」來比喻,更將「桃花」的「桃」改成「逃走」的「逃」,於是就成了「逃之夭夭」這句成語,此處的「夭夭」已經不具原來的意思了。
|
|||||||||||||||||||||||||||||
書證:
|
|||||||||||||||||||||||||||||
辨識: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逃跑。見桃之夭夭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那位督辦大人,坐了輪船,逃之夭夭的到天津去了。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逃之夭夭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