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客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食客
ㄕˊ ㄎㄜˋ
shí k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k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食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k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食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張鍠焜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食客」又稱「門客」,是指戰國時代遊行列國寄食諸侯卿相門下的士人。戰國時代不少諸侯和卿大夫喜好招徠士人,供給其生活,以備有事時,士人能為其獻策出力。這些士人號稱為諸侯大夫的賓客,而食宿皆仰賴諸侯大夫,所以稱為食客。當時以養食客著名的貴族有所謂四公子,即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和楚國春申君,均號稱門客數千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食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