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語小字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1008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綽綽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綽綽有餘」原作「綽綽有裕」,出自於《詩經.小雅.角弓》。這一首詩是在勸告王朝貴族不要疏遠兄弟親戚而親近小人。兄弟之間應該和睦而不疏遠,在上位者是人民的模範,如果本身疏遠了兄弟親戚間的關係,人民就會仿效;相反地,如果在上位者,與兄弟和睦,人民也會跟著做。兄弟間的感情融洽,相處就會寬厚;感情不融洽,就會互相殘害。後來「綽綽有裕」轉為「綽綽有餘」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各方面非常寬裕,足以應付所需。
|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陳、蔡,不羹。使弃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穀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弃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游,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按圖索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成帝時,太后王政君的哥哥王鳳以外戚身分任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專斷朝政,排除異己,朝中大臣都敢怒不敢言。梅福看到這樣的情況,忍不住寫了一封信給皇上,信中陳述一國之臣與國家興亡的緊密關係,進而評論朝廷的舉才方式。他認為朝廷現在想完全套用夏、商、周三代的舉才方式,這就好像拿著周朝人伯樂所畫的圖象,到市場裡尋找千里馬一樣,結果當然是找不到。這並非舊有的方法不好,而是時間、空間都已經改變,舊時的方式可能不適用於今時,所以當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成帝並沒有聽進梅福的諫言,仍是耽於酒色,怠忽朝政,因而埋下了外戚亂政的禍根。後來「按圖索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事拘泥成規,呆板不知變通。今...
|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遜,謙恭。「出言不遜」指說話傲慢無禮。#語本《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
|
井然有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綏綏:安泰的樣子。
(5) 熙熙:和樂的樣子。
(6) 臧:音ㄗㄤ,善。
(7) 隱隱:憂戚的樣子。
|
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髮的米汁。《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姊去我西時,與我決於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
|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西元前117,西漢河東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職。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
(3) 掩:拘捕。
(4) 重罪輕繫:重罪輕判。
(5) 鞠:同「鞫」,審問。
(6) 「為死罪解脫」:漢制,為囚犯私解刑具者,與其同罪。義縱將探監者視為欲脫囚罪,故全判死罪。
(7) 報殺:論處死刑。
(8) 猾民:奸刁的人。
|
拍案叫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眾人拍案叫絕,都說:「果然翻得好氣力,自然是這首為尊。纏綿悲戚,讓瀟湘妃子;情致嫵媚,卻是枕霞;小薛與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罰的。」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水滸後傳.第一回》。〔參考資料〕 《水滸後傳.第一回》他當日同心合膽兄弟,共是一百八人,為征大遼、伏方臘,歿於王事者過半;所存者,除了武松損了一臂已作廢人,在杭州六和塔下養老不算,其餘還有三十二人。……這些人,或有赴任為官的,或有御前供奉的,或有閒居隱逸的,或有棄職歸農的,或有修真學道的。這三十二人散在四方,如珠之脫線,如葉之離條,再不能收拾到一處了。誰知事有湊巧,緣有偶然,機括一動,幅輳聯合...
|
無病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無疾病而呻吟做作。比喻人無端憂戚或妄發牢騷。宋.辛棄疾〈臨江仙.老去渾身無著處〉詞:「更歡須歎息,無病也呻吟。」
|
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縱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經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繼光傳》:「諸鎮入衛之兵,嫌非統屬,漫無紀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