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0004 ms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280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錦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錦刺繡。泛指精美的絲織品。《後漢書.卷四十九.王符傳》:「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組綵牒,錦繡綺紈。」《三國演義.第八回》:「錦繡鋪地,內外各設幃幔。」比喻美好的事物。唐.劉禹錫〈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詩:「珍重賀詩呈錦繡,願言歸計並園廬。」比喻美麗鮮明。如:「錦繡年華」、「錦繡河山」。
|
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如清代有彭孫貽。
|
養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除去仇敵,將給自己留下後患。《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若行這舉,真是養虎遺患,非謀之善也。」也作「養虎留患」、「養虎貽患」。
|
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玉稍差的黑色美石。《說文解字.玉部》:「玖,石之次玉黑色者。」如:「瓊玖」。《詩經.王風.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
掩人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娼館裡。這種行事舉動,想要遮蔽他人的耳目,實在不可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史官也記在史書上,到時可是貽笑萬代,不可以不謹慎啊!後來「掩人耳目」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如《鏡花緣.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
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錦繡上的文采。唐.李商隱〈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飄颻被青霓,婀娜佩紫紋。」
|
耽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耽誤、拖延、阻誤、貽誤、延宕、延誤
|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舊時認為子女受到父母懲罰時,輕打就忍受過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於不義,這是為人子女的孝順態度。《隋唐演義.第九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此不過謂一家父子之間,教訓督責,當父母盛怒之時,以大杖加來,或受重傷,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貽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暫行逃避,所以說大杖則走。」也作「大杖則走,小杖則受」、「小受大走」。
|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夜,還題玩月詩。 遠鍾高枕後,清露捲簾時。暗覺新秋近,殘河欲曙遲。 移疾會詩客元生與釋子法朗,因貽諸祠曹 對此嘉樹林,獨有戚戚顏。抱瘵知曠職,淹旬非樂閑。 釋子來問訊,詩人亦扣關。道同意暫遣,客散疾徐還。 園逕自幽靜,玄蟬噪其間。高窗瞰遠郊,暮色起秋山。 英曹幸休暇,悢悢心所攀。 慈恩伽藍清會 素友俱薄世,屢招清景賞。鳴鍾悟音聞,宿昔心已往。 重門相洞達,高宇亦遐朗。嵐嶺曉城分,清陰夏條長。 氳氛芳台馥,蕭散竹池廣。平荷隨波泛,回飆激林響。 蔬食遵道侶,泊懷遺滯想。何彼塵昏人,區區在天壤。夜偶詩客操公...
|
彤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紅管的筆。古代皇宮內的女史,以此記錄后妃的事蹟。以紅色表赤心公正。《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序》:「女史彤管,記功書過。」漢代尚書丞、尚書郎每月所賜的赤管大筆。後指在朝任官。《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入閶闔,躡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當世之務,觸人主之威,有效矣!」《醉醒石.第一四回》:「徒然殞遘瀆,彤管愧莫收。」畫筆。明.唐寅〈題牡丹畫〉詩:「穀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