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3.6008 ms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1009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滿腹經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四○.事物類.神童對》:「方朝見,適直隸貢蟹至焉,英宗即出一對試之云:『螃蟹渾身甲冑。』程對曰:『鳳凰遍體文章。』李對曰:『蜘蛛滿腹經綸。』」
|
空穴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又云『棹搖船掠鬢,風動竹搥胸』。雖好事託以成之,亦空穴來風之義也。」
|
見仁見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黃道周《榕壇問業.卷一一》:「某云:『中人認得上語,便是上人;上語落在中人,不失中語也。性道文章,隨人略領,見仁見智,何必齊觀!』」
|
亭亭玉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亭亭而立注音︰ㄊ|ㄥˊ ㄊ|ㄥˊ ㄦˊ ㄌ|ˋ漢語拼音︰tíng tíng ér lì釋義︰猶「亭亭玉立」。見「亭亭玉立」條。
01.《北齊書.卷三三.徐之才列傳》:「武成酒色過度,怳惚不恆,曾病發,自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 參考詞語︰亭亭獨立注音︰ㄊ|ㄥˊ ㄊ|ㄥˊ ㄉㄨˊ ㄌ|ˋ漢語拼音︰tíng tíng dú lì釋義︰猶「亭亭玉立」。見「亭亭玉立」條。
01.唐.劉長卿〈戲贈干越尼子歌〉:「至今猶自顏如花,亭亭獨立青蓮下。」 參考詞語︰玉立亭亭注音︰ㄩˋ ㄌ|ˋ ㄊ|ㄥˊ ㄊ|ㄥˊ漢語拼音︰yù lì tíng tíng釋義︰即「...
|
斬釘截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堂集.卷八.雲居和尚》1>天復元年辛酉歲秋,忽有微疾。至十二月上旬,累有教令。至二十八日夜,主事及三堂上座參省,師顧視云:「汝等在此,粗知遠近,生死尋常,勿以憂慮。斬釘截鐵,莫違佛法;出生入死2>,莫負如來3>,事宜無多,人各了取。」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
(2) 出生入死:形容不避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見「出生入死」。
(3) 如來:佛的稱號。《金剛般若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參考資料〕 《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師謂眾曰:「學佛法底人,如斬釘截鐵始得。」時一僧出曰:「便請和尚釘鐵。」師曰:「口裡...
|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一.示呂機宜》心胸煩悶,回避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當恁麼時,善惡路頭相次絕也。覺得如此時,正好著力,只就這裡看個話頭: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看時不用博量,不用註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不用掉在無事甲裡。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
|
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是、然而。表示轉折。《論語.述而》:「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荀卿論〉(據《蘇東坡全集.應詔集.卷九》引)1>子路2>之勇,子貢3>之辯,冉有4>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然三子者,每不為夫子之所悅。顏淵默然不見其所能,若無以異於眾人者,而夫子亟稱之,且夫學聖人者,豈必其言之云爾哉?亦觀其意之所嚮而已。夫子以為後世必有不足行其說者矣,必有竊其說而為不義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為非常可喜之論,要在於不可易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
(2) 子路:仲由(西元前542∼前480),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東)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
|
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輔佐元首的官員。《禮記.文王世子》:「設四輔及三公。」唐.孔穎達.正義:「其四輔者,案《尚書大傳》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
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思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衛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