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1924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呆頭呆腦的人。也稱為「呆木大」。一種戲劇腳色名稱。宋.黃庭堅〈鼓笛令.見來便覺情於我〉詞:「副靖傳語木大,鼓兒裡、且打一和。」也稱為「呆木大」。
|
木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長的木床。《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裡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
|
木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狹長木片。《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吾以羽檄徵天下兵」句下唐.顏師古.注:「檄者,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
|
木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墓前的樹木已成拱抱,比喻時日已久。《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
木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木材雕刻成形者,稱為「木雕」。《西遊記.第二九回》:「真是木雕成的武將,泥塑就的文官。」
|
木蘭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木蘭為材料刻成的舟,後借指美好的小船。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木蘭舟,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唐.冷朝陽〈送紅線〉詩:「採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銷百尺樓。」
|
木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陽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於武陵龍陽洲上作宅,種柑橘樹千株。臨死乃告知兒女,後家道殷足。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後用以稱柑橘為「木奴」。唐.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詩:「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也稱為「橘奴」。果實的通稱。
|
木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流行於中國雲南滄源、西盟佤族等地區的打擊樂器,佤語稱「克拉」、「庫絡」,用整段紅毛樹、紅椿或花濤製成,上方挖一中空直槽,兩側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圍為共鳴腔,橫截面直徑約五十至六十厘米,重可達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演奏時,兩手握兩頭粗、中間細的鼓槌,左手執蔑片,配合敲擊鼓槽兩邊的中間部位,常由一至四人擊奏。木鼓之用途,在部落或民族間發生糾紛或宣傳時,擊之以傳遞消息;當獵手獵獲虎豹鳴槍歸來時,擊木鼓表示敬意。平時不可隨便敲擊,僅逢年過節或宗教活動中用之。近年來佤族人民將木鼓加以改良,製作小型木鼓,可架於木架上用兩支短棒敲擊,音色清脆明亮,用於娛樂活動或歌舞表演。
《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中國音樂詞典》
|
木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臺北捷運文湖線站名
|
木嗩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維吾爾族的吹奏樂器。歷史久遠,新疆克孜爾石窟寺裡的壁畫中有伎樂人吹奏嗩吶的形象,可能是其前身。現代木嗩吶通體由整木鏇製,下成喇叭口狀,全長約四十釐米,管身開七個按音孔,音色圓潤,稍帶鼻音,別具特色。於維吾爾族傳統節日和喜慶時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