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1012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隋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581~618)隋王楊堅篡北周,國號隋。至隋恭帝被廢,共計三十七年。
|
隋侯明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珍寶。參見「隋侯之珠」條。《文選.班固.兩都賦》:「屋不呈材,牆不露形,裛以藻繡,絡以獄鏀,隋侯明月,錯落其間。」
|
隋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魏徵等奉敕撰,記隋代的史事。八十五卷,本紀五,志十(後析為三十卷),列傳五十,為二十四史之一。此書文筆簡練,世稱良史。諸志中惟經籍志編次無法,敘述經學源流,每多舛誤。然東漢以後藝文多可藉此考見源流,辨別真偽。
|
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珍貴的寶物。參見「隋侯之珠」條。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高陽王寺》:「僮僕六千,姬女五百,隋珠照日,羅衣從風,自漢、晉以來,諸王豪侈,未之有也。」
|
隋文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隋朝開國君主楊堅的帝號。參見「楊堅」條。
|
隋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煬帝開通濟渠,沿河構築隄防並植柳其上,世稱為「隋隄」。也稱為「汴堤」。
|
和璧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璧指和氏璧。參見「和氏璧」條。隋珠指隋侯救大蛇所獲贈的明珠。參見「隋侯之珠」條。和璧隋珠比喻極為名貴的寶物。「隋」文獻異文作「隨」。唐.張廷珪〈因旱上直言疏〉:「去奇技淫巧,捐和璧隨珠,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
〔隋書經籍志考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書經籍志〕所著錄的書,經過唐末五代之亂,多所散佚,故前代治圖書目錄學多致力於此志。初有清章宗源氏撰〔隋志考證〕13卷,繼有姚振宗氏撰〔考證〕52卷,今俱傳於世。
章氏(1752-1800)字逢之,浙江山陰人,中乾隆51年(1786)舉人,卒於嘉慶5年,年49。生平好輯佚書,依據〔隋志〕目錄作為蒐輯的張本,積10餘年,所輯稿本滿10餘笈,卒後歸葉繼雯、孫星衍等人,或謂馬國翰刻〔玉函山房輯佚書〕,其中經史子3部,皆據章氏的輯本。 章氏自所輯得的古書資料,仿宋王應麟〔漢志考證〕而撰〔隋志考證〕。全書究有若干已無人能詳,僅有史部13類的考證賴錢泰吉傳錄而留存,光緒3... |
〔隋書經籍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書經籍志〕,唐魏徵(580-643)撰。按此志的編者,今傳本題趙國公長孫無忌奉敕撰,按〔四庫隋書提要〕謂宋天聖舊本,有跋稱〔隋書〕每卷均分題撰人,十志內唯〔經籍志〕題侍中鄭國公魏徵撰。復按〔舊唐書經籍志〕的大序,錄有毋煚〔古今書錄〕序,批評元行沖的〔群書四部錄〕說:「所用書序,咸取魏文貞」,也是將〔隋書經籍志〕的作者,歸之魏徵,與天聖舊本合。今傳本題長孫無忌者,不過因〔隋書〕的十志,後來由他奉詔監修表進,故天聖以後的刻本改題他奉詔撰,並非〔經籍志〕的實際撰稿人。
徵字玄成,鉅鹿曲城人,好讀書,多通涉,隋未嘗從李密任祕書丞。唐太宗即位,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貞觀3年(西元... |
〔隋大業正御書目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大業正御書目錄〕9卷,隋柳 撰。〔北史〕云:「隋西京嘉則殿有書三十七萬卷。煬帝命祕書監柳顧言等詮次,除其重複猥雜,得正御本三萬七千餘卷,納於東都修文殿。又寫五十副本,簡為三品,分置西京、東都、宮省、官府。其正御書皆裝翦華綺,寶軸錦標。於觀文殿為書室十四間,窗戶褥幔,咸極珍麗。」案〔隋書經籍志〕著錄此目,不著撰人,當即柳 所編次。 字顧言,河東人,少聰敏,好讀書,閱覽書籍近萬卷。初仕梁為著作佐郎,煬帝即位,拜祕書監,封漢南縣公,〔北史‧卷83〕有傳。
〔隋書經籍志序〕云:「煬帝即位,祕閣之書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構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