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757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垢忍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恥辱。唐.陳子昂〈謝衣表〉:「未雪國恥,所以含垢忍辱,圖死闕庭。」也作「含垢忍恥」。
|
遲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鈍緩慢。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當憂復被冰雪埋,汲汲來窺戒遲緩。」《三國演義.第六七回》:「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也作「遲慢」。
|
翠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翠羽所作的旗飾,為古代天子出行時所用。《文選.張衡.蜀都賦》:「望翠華兮葳蕤,建太常兮裶裶。」唐.白居易〈長恨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喻指皇帝。唐.杜甫〈北征〉詩:「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唐.白居易〈新樂府.驪宮高〉:「翠華不來歲月久,牆有衣兮瓦有松。」
|
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評與討論。《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評論朝廷,虛搆無端,諸所謀結,並欲何為?」《隋書.卷四六.楊异傳》:「評論得失,規諷疑闕。」
|
額手稱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額手稱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額手」指舉手齊額,原本是用以敬禮。唐.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上》:「墀就敏中廳問其事,皞益不撓。墀以手加額於皞,賞其孤直。」指周墀賞識王皞的剛直,舉手至額,向王皞表示崇敬之意。《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列傳》:「帝崩,赴闕臨,衛士望見,皆以手加額曰:『此司馬相公也。』」也是指司馬光受人敬重。皇帝駕崩後進宮弔唁,衛兵見到他都舉手至額,以表敬意。後來演變為感激之意,如《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以手加額稱謝道:『慚愧!原來是九天玄女娘娘傳受與我三卷《天書》,又救了我的性命!』」宋江舉手至額,表示對九天玄女的感謝,也有用來表示慶賀之意。《東周列國志.第三七...
|
莫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
朝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晨的陽光。《文選.陸機.日出東南隅行》:「扶桑升朝暉,照此高臺端。」宋.王安石〈題永昭陵〉詩:「神闕澹朝暉,蒼蒼露未晞。」
|
失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真相不合。唐.李白〈詶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詩:「朴散不尚古,時訛皆失真。」無線電信號的輸出與輸入不一致。也稱為「畸變」。
|
無所措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足無措」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子路》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2>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禮記.仲尼燕居》。
(2) 錯:通「措」,安置。〔參考資料〕 《禮記.仲尼燕居》子曰:「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與,倀倀乎其何之?譬如終夜有求於幽...
|
附和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聲附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據《文選.卷四三.書下》引)1>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2>,挾恐見破3>之私意,而亡4>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疾妒5>,不考情實6>,雷同7>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不備,謂左氏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
(2) 保殘守缺:固守舊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3) 見破:看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