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語小字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1008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戚繼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28~1585?)明代定遠人,一說蓬萊人。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好讀書,通經史大義,歷官浙江參將、福建總兵官等,平海盜,功最著,總理蘇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節制嚴明,邊備修飭,後改官廣東,罷歸,卒諡武毅。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記》、《止止堂集》等。
|
甯戚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衛人甯戚因無法向齊桓公求取祿位,於是做商旅,駕車至齊國,傍晚在城外休憩,遇上桓公在郊外迎接賓客,甯戚在車下餵牛時,悲戚地望著桓公擊牛角唱歌,桓公聽了撫著僕從的手,驚嘆他是位奇人,命人載回而重用他為相。典出《呂氏春秋.離俗覽.舉難》。後泛指自我推薦而獲重用。也作「甯戚扣角」。
|
戚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患醜疾,背曲而不能仰的人。《詩經.邶風.新臺》:「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比喻阿諛諂媚的人。《魏書.卷七二.陽尼傳》:「蘧蒢戚施,邪媚是欽,既詭且妒,以逞其心。」
滑稽俳優的人。《國語.鄭語》:「侏儒、戚施,實御在側,近頑童也。」
阿諛諂媚。《舊唐書.卷一○一.薛登傳》:「若開趨競之門,邀仕者皆戚施而附會。」
|
干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盾和板斧。《文選.左思.魏都賦》:「干戚羽旄之飾好,清謳微吟之要妙。」
|
朱干玉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干,紅色的盾牌。玉戚,玉飾的大斧。朱干玉戚本指古代武舞時所使用的兵器,後用以指儀仗。《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東周列國志》第四一回:「朱干玉戚,森聳以相參;龍旗豹韜,抑揚而相錯。」
|
貴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的內外親族。如:「皇親貴戚」。
|
王公貴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貴的皇親國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有貪得富的,便是王公貴戚,自甘與團頭作對。」也作「王孫貴戚」。
|
戚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北周.庾信〈春賦〉:「移戚里而家富,入新豐而酒美。」
|
甯戚扣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我引薦而獲任用。參見「甯戚飯牛」條。《文選.江淹.雜體詩.劉太尉》:「甯戚扣角歌,桓公遭乃舉。」
|
干戚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舞具名。周朝武舞,所執舞具為干與戚,故名。《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陳注:「朱干,赤盾也;玉戚,玉飾斧柄也」。舞者左手執干(盾),右手執戚(斧)。《禮記.文王世子》:「凡學士子及學子,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即春夏兩季學習武舞,秋冬兩季學習文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