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物百科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315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嘉《拾遺記.卷四.秦始皇》1>始皇元年,騫霄國獻刻玉善畫工名裔,使含丹青以漱地,即成魑魅及詭怪群物之象。刻玉為百獸之形,毛髮宛若真矣。皆銘其臆前,記以日月。工人以指畫地,長百丈,直如繩墨。方寸之內,畫以四瀆、五岳、列國之圖。又畫為龍鳳,騫翥2>若飛,皆不可點睛。或點之,必飛走也。始皇嗟曰:「刻畫之形,何得飛走?」使以淳漆各點兩玉虎一眼睛,旬日則失之,不知所在。山澤之人云:「見二白虎,各無一目,相隨而行。毛色相似,異於常見者。」至明年,西方獻兩白虎,各無一目,始皇發檻視之,疑是先所失者,乃刺殺之。檢其胸前,果是元年所刻玉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
|
含沙射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漢光武中平中:光武,指東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西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諡號光武。漢光武帝並無中平年號,故「中平」應為「中元」之誤;又,「中平」為漢靈帝年號,因此也有可能光武帝為靈帝之誤。
(3) 蜮:音ㄩˋ。傳說中一種會害人的水中毒蟲,形狀似鱉,有三隻腳,有翅膀,能飛,看到人就用口中所含的沙粒加以襲擊,被射中的人會生病。蜮有許多別名,如「短狐」、「射工」、「射影」、「祝影蟲」、「拘槍」、「水狐」或「水弩」等。
(4) 筋急:抽筋。
(5) 劇者:病情較嚴重的人。〔參考資料〕...
|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ǐ xiāo qiáng釋義︰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碑〉:「時值亂離,釁起蕭牆,遂終非命。」
02.《宋書.卷六九.范曄列傳》:「而比年以來,姦豎亂政,刑罰乖淫,陰陽違舛,致使釁起蕭牆,危禍萃集。」 參考詞語︰禍稔蕭牆注音︰ㄏㄨㄛˋ ㄖㄣˇ ㄒ|ㄠ ㄑ|ㄤˊ漢語拼音︰huò rěn xiāo qiáng釋義︰稔,發生。「禍稔蕭牆」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唐.劉蕡〈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禍稔蕭牆,奸生帷幄,臣恐曹節侯覽,復生於今日矣。」 參考詞語︰禍興蕭牆注音︰ㄏㄨㄛˋ ㄒ|ㄥ ㄒ|ㄠ ㄑ|ㄤˊ漢語拼音︰huò xīng...
|
開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七.燈謎》:「孫,打子產;日躔大梁之次,打離婁;帝高陽之苗裔,帝高辛之苗裔,打龍子。余謂之曰:『如日躔大梁之次,未免太典,須得天文家來猜矣。』渠曰:『誰家沒得時憲書乎!』余為語塞,以是信開卷有益之言為不謬。」
|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記載了一段諸葛孔明出任劉備軍師的故事: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有權勢的人各個擁兵自重各據一方。漢代宗室後裔劉備,也打著興復漢室的名號起兵。屯兵新野時,劉備從徐庶口中得知,隱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很有才識,去了三次,終於以誠意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幫助他打天下。這也就是劉備「三顧茅廬」的經過。當時對於諸葛亮如此備受禮遇,遭到許多人側目,認為他並無多大才能。在諸葛亮來到軍中不久,曹操派夏侯惇領十萬大軍來攻。由於兩方軍力懸殊,形勢危急,諸葛亮於是利用博望坡地形狹小的特性和曹軍輕敵的心理設下計謀。他指派趙雲為前部,交戰時佯裝打不過,引夏侯惇的軍隊深入博望坡,趁機發動火攻,事先埋伏在一旁的軍隊再一擁...
|
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屆7>。群師按部,左右就隊,軸轤千里,名卒億計。運茲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蔕芥,濟元勳於一舉,垂休績於來裔。 〔注解〕
(1) 高鶩:凌高疾馳。鶩,音ㄨˋ,通「騖」,疾馳。
(2) 赴質:奔赴目標。質,箭靶,引申為目標。
(3) 榜人:船夫。榜,ㄅㄥˋ。
(4) 閑疾:熟習急速。閑,通「嫻」。
(5) 白日未移:白天還沒結束。
(6) 前驅:在最前方的引導部隊。
(7) 屆:至、到。
|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魏裔介〈與姪勗纂修先賢卜子集書〉:「古人之於詩,如飢渴之於飲食、衣服之於身體。而後世之學者誦之而不知其義,亦鮮能觸類旁通,引而喻之。」
|
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後漢書.卷六六.陳蕃等傳.贊曰》:「人謀雖緝,幽運未當。」《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難立乎將卒之間,以緝華裔之眾。」
|
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曳飄忽的樣子。《文選.曹植.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
疾風知勁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知勁草。」 〔注解〕
(1) 上:指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
(2) 霸:王霸(?∼西元59),字元伯,漢潁川潁陽人。少為獄吏,後追隨劉秀,屢立戰功。
(3) 潁川:郡名。秦朝設置,漢、晉均沿置,轄境約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漢治陽翟,即今河南省禹縣治。
(4) 逝:離去。
(5) 驗:證明、確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二○.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王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