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0004 ms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命百科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8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學習領域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垢藏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國君應有容忍恥辱的寬大氣度。《周書.卷二○.賀蘭祥傳》:「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鄰好,申之以婚姻。」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賊孫權,遭遇亂階,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納汙」。
|
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隱匿。
|
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東西放在嘴巴裡面。
|
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含垢納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含塵垢,容納汙物。如:「地氈容易含垢納汙,應該勤加清洗。」也作「納垢藏汙」、「藏垢納汙」、「藏汙納垢」。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指國君有容忍恥辱的度量。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退而上書數萬言,大抵皆勸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納汙,屈己以裕人也。」後比喻包庇 壞人壞事。如:「不正當的娛樂場所,往往含垢納汙,成為罪犯淵藪。」也作「納垢藏汙」、「含垢藏疾」、「藏垢納汙」、「藏垢懷恥」、「藏汙納垢」。
|
含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忍恥辱。《左傳.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君含垢。」也作「含詬」。
|
齒弊舌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剛者易亡,而柔者常存,以柔為貴。參見「齒亡舌存」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