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08.804 ms
國語小辭典
中高年級
教育部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成語典
中研院台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國中以上
教育部辭典修訂本書
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部國教院辭書
教育 Wiki
視覺素養學習網
海洋生命百科
音檔
圖檔
影片
共 6520 筆資料,每頁顯示 10 筆資料
變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學習領域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訟的話。《說文解字.辛部》:「辭,說也」。《周禮.秋官.鄉士》:「聽其獄訟,察其辭。」
敘述、說明的語言文字。通「詞」。如:「言辭」、「措辭」。《易經.繫辭下》:「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朝廷固無辭以罪之也。」
文體名。起於戰國時期的楚國,屈原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漢人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為楚辭,後人因稱此類賦體文學為「辭賦」或「辭」。
告知。《周禮.夏官.太僕》:「王不視朝,則辭於三公及孤卿。」漢.鄭玄.注:「辭,謂以王不視朝之意告之。」
推卻、不接受。如:「推辭」、「辭謝」、「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告別。如:「告辭」、「辭行」。《戰國策.趙策三》:「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
責備。《左傳.昭公九年》:「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使詹桓伯辭於晉。」晉.杜預.注:「辭,責讓也。」
解雇、解聘。參見「辭退」條。
|
辭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除他人的職務。《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教員啞口無言,掃興而去。始終這位教員被魏總辦辭退。」推辭、拒絕。如:「他辭退所有邀約,專心著述。」
|
辭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對的言語。《禮記.冠義》:「服備而后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也作「詞令」。
|
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戰國策.秦策一》:「迷於言,惑於語,沉於辯,溺於辭。」《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而趙亦有公孫龍為堅白同異之辯。」
|
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同「歟」。《楚辭.屈原.漁父》:「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漢.王充《論衡.刺孟》:「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
等待。《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楚辭.屈原.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
辭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行前向親友告別。《史記.卷一二○.汲黯傳》:「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也就是這三五天就起身了,今兒個是特意來見兄臺辭行。」
|
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工具書。依據詞彙體系及一定的編輯體例蒐集詞、詞組、短語等資料,並加以解釋,以備查索、參考的工具書。可分普通及專業兩種,前者如「國語辭典」,後者如「電腦辭典」。也作「詞典」。
|
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晚、遲。《楚辭.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呂氏春秋.似順論.慎小》:「二子待君,日晏,公不來至。」漢.高誘.注:「晏,暮也。」
|
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尖銳的小山。《說文解字.山部》:「巒,山小而銳。」《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宋.洪興祖.補注:「山少而銳曰巒。」
|
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國」、「故交」。《楚辭.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反故居些。」唐.王維〈春中田園作〉詩:「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