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隨作隨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orking Memory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隨作隨記(作中記憶)是每個正常人在生活中時刻應用而不自覺的活動,這種活動在學習歷程中卻十分重要,因為無論閱讀或解數學題,都含著許多文字單元或內容單元,要把相關的單元前後連接起來,才能了解一個意義或解答一個習題。把前一個或若干個單元連到目前見到或想到的單元,需要記得前面的材料,這項記憶是靠在前一剎那閱讀那些單元時,立刻記在心中,這類在閱讀或工作中立即記住的活動,即是隨作隨記。
  隨作隨記的例子在閱讀中至為明顯。以閱讀一句話為例,在讀到這句話的最後一個字時,必須記得前面的若干字,才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至於閱讀整段的文字,則須在讀到最後一句時,記得前面的若干句,才能把握全段的意義。若沒有「隨看隨記」的作用,而「過眼即忘」,必然使閱讀徒然浪費時間,毫無效果。
  隨作隨記的記憶作用,稱為「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指工作中每一剎那即刻的記憶。這項記憶作用是形成經驗系統不可或缺的。由於這項作用,使人將時間片斷銜接起來,累積為歲月和歷史;也使人把相關的材料銜接起來,成為有系統的知識。這種即刻的、迅速而基本的記憶,也可稱「作中記憶」
  人類的「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是由短期記憶累積而來。在學習中常常需要應用學過的材料和當前的材料相參照或銜接,須在記憶庫中將儲存的材料提取出來,以便應用。如果沒有短期記憶,則在需要時勢必從頭蒐查材料,將不勝其煩;而且既然已經忘記,自然也不知道從何處檢查起。所以記憶這項人類奇妙的官能,異常可貴。
  由於作中記憶發生在每個剎那,只保留在短期內,若未特別注意,如立即停下來注視或「有意記住」,有「過時」失去(遺忘)的現象。實際上若在閱讀時常常停下來要記住某些辭句,必將減低閱讀速度,且妨礙對整體的了解,是為閱讀和了解效果的問題。另一現象是在閱讀時,前一個記憶常為後一個取代,即記住當前所讀到的部分,「遺失」了前面的部分,此種現象已見於「時近律」(law of recency)。
  為使作中記憶牢固且長期保留,可由訓練而提高效果。第一是增進隨作隨記的效果,如增加即刻的記憶長度,用不連續的數目字隨意組合,立即重複說出,試驗能正確記得的字數;或用英文字母任意組合,試驗記得的字母數。在其中可以運用技巧,任意將數目字或英文字母合成小組,即將單個字數減少為組數,無形中等於降低了記憶數,而利於記憶。第二是將作中記憶變為長期記憶,即是應用閱讀記憶的方法,每至一個段落,回憶曾經隨時記得的材料,重複若干次後,使記憶牢固,可以經久不忘(參見「自習法」)。
  記憶是學習歷程中必須的活動,雖然記憶力與遺傳因素有關,但可在後天經過練習而增進。養成隨作隨記的習慣即能增進記憶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隨作隨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