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百吉海鰻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百吉海鰻
英文名: Muraenesox bagio
描述:
體延長,軀幹部近圓筒狀,尾部側扁。體長為體高之17.1倍,頭長的6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1.3倍;頭長為吻長之3.8倍;吻長為眼徑之2.9倍;頭長為眶間區之10.7-11.4倍;肛門前之側線35-38孔。體無鱗,側線孔明顯。背鰭、臀鰭與尾鰭均發達,並相連。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前上方。胸鰭發達、尖長。體背及兩側銀灰色,大型個體暗褐色,腹部乳白色。背鰭、臀鰭和尾鰭邊緣黑色,胸鰭淡褐色。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東非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至新幾內亞、阿拉弗拉海、澳洲、新加勒多尼亞與斐濟等。臺灣分布於西部、東北部及西南部等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Muraenesox bagio (Hamilton, 1822)
形態:
肛門在體之前半部。口大,延伸超過眼之後緣。鰓裂相當大。舌固定。側線存在。鋤骨齒數列,中列呈犬齒狀。肛門前之背鰭區域,共66~78條鰭條。背鰭起點在鰓裂之前。脊椎骨數128~141。體長為體高之17.1倍,頭長之6.0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1.3倍;頭長為吻長之3.8倍;吻長為眼徑之2.9倍;頭長為眶間區之11.4倍;肛門前之側線35孔。一般特徵與灰海鰻相同。
分布:
印度洋與西太平洋海域。
生態習性:
棲息於200公尺深以內海域之砂泥底。
利用:
量多,有漁業之經濟價值,可製成魚罐頭。漁民以底拖網或籠具捕獲。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目: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亞目:
康吉鰻亞目(Suboder Congroidei)
科:
海鰻科(Family Muraenesocidae),Pike Eel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百吉海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