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羅吉斯成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gistic Growth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生態學中早期以數量描述族群成長強度限制之一的是羅吉斯方程式(logistic equation),為1838年由Verhulst所提出。dN/dt=(b-d)N為估算族群成長率之方程式,式中N為族群數目,b為出生率,d為死亡率,dN/dt為生物族群的單位時間成長量。但上式並未考慮兩項影響族群成長的因素:族群的最大潛在成長率及環境的容受力。加入這兩項因素後,方程式可改為:dN/dt=(1-N/K)rN=(r-CN)N。式中K為最大之生物族群,亦即該生態環境對生物群數之容受力;r為生物群數之潛在成長率。(1-N/K)為影響該生物族群數再繼續成長程度之因素,生物群數愈大,愈趨近於容受力,則可再繼續增加之生物群數將愈少。係數C為每一個體所致使之成長率減少量。將上式積分,即可得S型羅吉斯成長曲線。生物群數剛開始以指數成長之型式增加,然後漸趨穩定化,趨近於其飽和容受力K。影響生物群數容受力之因素主要為生物數目增加後所產生擁擠現象而導致之環境限制,例如:有限之食物供給與棲息地區大小。羅吉斯成長曲線可用來敘述一生物族群由於環境限制之因素,無法無限制地呈指數成長而是呈現漸趨穩定之現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羅吉斯成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