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單子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nadology
作者: 朱啟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單子論以單子為基礎,單子(monad)指單純的、各自分開的、不能化約的「單位」(unit),是萊布尼茲(G.W. Leibniz, 1646~1716)的觀點。其說以單子是組成所有經驗事物的實體,是自然界的真實「原子」,也是事物的元素。依此解釋存有者存在現象的理論,成為「單子論」。
  「單子」一字來自希臘文中的monas,意為「單位」。首先見於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的數論(number theory)中,單子是數列中第一個數的名字,而其他所有的數都是來自此數。布朗諾(G. Bruno, 1548~1600)則以單子作為存有論(ontology)中不能化約的單位,並構成了其他所有的事物。范荷蒙茲(F.M. van Helmont, 1618~1699)在佩洛塞蘇斯(Paracelsus, 1490~1541)思想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一種單子論(monadology)。此後萊布尼茲在他的[單子論](Monadology)中所提出的關於單子的理論體系,對於後世影響甚大。康德(Imm. Kant, 1724~1804)在他思想中的「前批判時期」(pre-critical stage)即曾詳細闡述了一種單子論;歌德(J.W. Goethe, 1749~1832)接受了萊布尼茲的單子論並以之作為動態自然的有機論觀點基礎。至於羅茲(R.H. Lotze, 1817~1881)則以單子論的觀點來解釋實在(reality)。
  由單子意義的歷史發展,可以發現自從人類開始從事哲學思考以來,尤其是從西方哲學史的源頭開始,就有學者以單子作為「存有」(being)的本質特性,因此所謂的「存有論」事實上就是一種「單子論」。但是西方關於單子的研究,一直到萊布尼茲時,才成為真正的研究主題,萊布尼茲以「單子論」作為他哲學的核心概念,並企圖藉此來調和機械論與目的論間的衝突,以解決自笛卡爾(R. Descartes, 1596~1650)以來爭論不休的「實體」問題。
  在萊布尼茲的單子論中,首先肯定實體是多種多樣的,單子在本質上是單純的、自為完整的實體。單子雖然是精神性的,但物質卻藉著它而獲得解釋。一方面單子是單純而不可以分的,所以其活動是完全自發的;另方面各單子間也沒有彼此的相互影響,每個單子都是一個「無窗戶的單子」。為了解決不同單子間的溝通問題,萊布尼茲提出了「預定和諧說」,認為有限的被造的單子均由無限的非被造單子-「神」所創造並作用。萊布尼茲強調,單子實際上是具有動力和目的性的力量中心點,由於神自始就把一切都預先調和好了,所以單子的發展步驟是相互調和的。此外,萊布尼茲所講的被造的單子也有等級差別,由於單子是在反映整個宇宙,所有反映的清楚與否就構成了單子的不同等級。物質的單子是無意識的,而具有感覺的單子則具有模糊的意識,只有精神的單子才有完全清醒的意識,透過精神的單子可以理解存有的最高原理。簡單的說,在萊布尼茲的單子論思想中,精神無疑居首位,但他也否定了單子間的相互活動及物質的獨立性,由此看來,其單子論仍有限制。但是由另一角度來看,萊布尼茲的單子論卻也孕育了當代哲學家羅素(B. Russell, 1872~1970)「邏輯原子論」(logical atomism)的想法,開啟了符號邏輯與學術語言統一運動的先河。
  萊布尼茲所提的單子與單子論雖偏重於形上學,但在提及組成人的單子因知覺及欲求而有各種的差別時,也顯示了人有個別差異的情況存在。依單子論的觀點,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教育工作者應注意學生個別差異的存在。無論這項差異在真實狀況中的來源如何,其存在是事實,且應為人所重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單子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