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柯維爾,亨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well, Henry (1897-1965)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美國鋼琴家、作曲家。生於加州Menlo Park,逝於紐約。加州大學音樂系畢業,為美國實驗音樂的拓展元老之一,他對西方和東方的音樂都有興趣探索,1912年發表一首稱為《The Tides of Manaunaun》之鋼琴曲,首次展示「音堆」(Tone Cluster,又稱串音)的演奏技巧;那是用手、拳頭及前臂壓在鍵盤上,造成一列密集強烈的聲音效果。1925年他又實驗用指頭撥鋼琴內之弦,使鋼琴發出非傳統之音色,他還應用「彈性形式」(Elastic Forms)作曲,讓演奏者隨時調動組合,另外還發明一種「節奏機」稱為「The Rhythmicon」,出版一本很有影響力的書《新的音樂資源》(New Musical Resources, 1930)。他的學生包括蓋希文(G. Gershwin, 1898-1937)和凱基(J. Cage, 1912-1992)等。與舞蹈有關的作品:《第三號弦樂四重奏「鑲嵌精工」》(String Quartet No.3 'Mosaic' 1935),編舞摩里斯(M. Morris 1993)。《第四號弦樂四重奏「合併」》(String Quartet No.4 ""United"" 1936) ,編舞摩里斯(1993)。《切線》(Tangents)與哈利森(L. Harrison, 1917-)合作,編舞羅德斯(R. Rodgers 1968)。《金屬質》(Metallics),與巴定思(H. Badings 1907-)合作,編舞沙勒薩多(P. Sanasardo 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柯維爾,亨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