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隱修院、苦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nastery, Ascetic
作者: 徐可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隱修一詞的希臘字源是monos, monachos,意為單獨或獨居者。隱修生活是天主教會古老傳統中的一種靈修生活方式。初期教會不斷受到迫害,一直到第四世紀才獲得全面的安定和平。隱修生活也就在此時,蓬勃地發展開來。許多男女信友為了尋求更深刻的信仰生活,徹底跟隨基督,便甘心放棄世上的一切,退到沙漠曠野中去隱居苦修。埃及的聖安東尼(St. Anthony of Egypt, 250~350)即是此種生活的楷模與導師。但這「各自為政」的獨居方式,以及漫無節制的齋戒苦工,都能使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有經驗的靈修導師,如聖巴格模(St. Pachomius)、聖巴西爾(St. Basil)等,逐漸將這些獨居苦修的隱士集合起來,並編寫〔隱院生活規章〕,使東方教會各地的隱院生活與靈修,有了穩固的模式與基礎。
  在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方教會中,隱修團體發展得也相當快。聖本篤(St. Benedict of Nursia, 480~547)汲取東方隱修規章與生活的精華,編寫了本篤會規,奠定了西方隱修生活的基礎與方式。會士終身在會院中,服從會規和長上的領導,努力修德向善。日常生活的中心是「祈禱與工作」,特別重視團體誦禱與聖祭禮儀。當時歐洲的不同民族,都深受這些修院生活的影響,逐漸接受基督信仰而創造了空前的歐洲文明。第十世紀初(西元九一○年)在法國克呂尼(Cluny)創建的隱修會院,強調徹底遵守本篤會規,使當時呈現衰退沒落的本篤精神,獲得有力的革新與復甦。此後又在熙篤(Citeaux)、明谷(Clairvaux)等地方,另建新院,使隱修生活大為振興,蓬勃發展,其深遠影響一直到今天。香港大嶼山和臺灣南投水里鄉的隱修院,就是屬於嚴規熙篤隱修會的。此外還有聖衣會(十三世紀初成立於加爾默羅山,所以也稱為加爾默羅會),特別於十六世紀經由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 1515~1582)和聖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 1542~1591)的革新與興建,對教會的隱修生活有卓越貢獻,影響深遠。臺灣新竹芎林鄉和臺北深坑都有聖衣隱修會的修女會院。
  所謂苦修,是因為這些隱修院的生活、日程,非常嚴謹,一般都是早上三時左右起床,誦經祈禱,然後勞動工作。一年之內有很多天守齋減食,四旬期更守四十天的嚴齋等。日常生活大都是常年吃素(不食肉類),有的也終年靜默不語,需要時只以手勢來表達。上述嚴規熙篤會,過去在國內有被稱為「啞吧會」或苦修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隱修院、苦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