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飛龍男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ild-Boy of Averyron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七九八年在法國的南部阿飛龍森林,發現了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他至少在森林中獨居了七年以上。這個男孩被捉回來之後,第一個星期都沒有發出聲音,只吃採櫟屬植物的果實、馬鈴薯、粟子等,顯得不安,到處亂咬及抓身體;他排拒人生活中的一切,如穿衣服、穿鞋子、睡床,也不願吃一般人食用的食物。後來被鎖在房間裡,發出野獸的叫聲,與野獸幾乎無異。
  對於以上的行為,心理分析學家龐內爾(Ph. Pinel)診斷的結果,認為他是無法醫治的白癡;但是醫生伊塔德(J.M.B. Itard)診斷的結果,認為可以教導。伊塔德的理論肯定為:假如是一個白癡,他無法獨自一個人找食物而能生活七年以上。該野男孩與人們生活了九個月以後,伊塔德提出報告:這個男孩是有能力的,他能自由地使用器物、能被引起注意、有思想、能比較、區別與判斷。因此伊塔德決定教育他,他請了居也朗(Guérin)太太為其保姆。
  居也朗太太用溫柔的方法來關心他,三個月後,他改變了在森林中孤獨的性格,喜歡與人接近並做朋友,性格也溫柔起來,被取了一個名字維克多(Victor)。
  一天維克多逃回森林,因他想重溫一下散步的習慣,他回到森林後已無法自己覓食,想恢復以前的舊情況也不可能。不久被人抓到並送到巴黎監獄,居也朗太太保他出來,仍然做他的保姆。當居也朗太太在監獄中見到他時,他張開雙手迎接居也朗太太,並緊緊地抱住居也朗太太而哭了。第二天伊塔德去看他,他從床上很快地爬起來,也是雙手緊抱住伊塔德開始哭泣。他與伊塔德抱著,不動地站了許久,伊塔德了解友誼已經建立。
  經過了以上的過程和事件,伊塔德與居也朗太太決定好好地教育他,用指導的方式滿足他的需要,並按照期望去輔導他,也就是給與學習的時間。維克多常常很高興,伊塔德也很滿意維克多的表現;伊塔德因此努力地教導他,證明這個野男孩是可以教育的。
  這個野男孩有情緒反應,但伊塔德試圖教他說話,用盡各種方法去嘗試,都沒有成功。
  阿飛龍野男孩這個個案,在人類學中也是著名的個案,研究他的報告成為專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阿飛龍男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