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零八落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七零八落
ㄑㄧ ㄌㄧㄥˊ ㄅㄚ ㄌㄨㄛˋ
qī líng bā lu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ī líng bā luò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七零八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ī líng bā luò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七零八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ī líng bā luò |
釋義:
形容零散的樣子。※#語或出《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六.臨江軍有文禪師》。後亦用「七零八落」形容支離破碎,殘敗不完整,或形容數量稀少。 |
|
典源: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六.臨江軍有文禪師》1>臨江軍有文禪師,上堂云:「建山寂寞,坐倚城郭。無味之談,七零八落。」以拄杖敲香臺,下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五燈會元.卷一六.三祖沖會禪師》。〔參考資料〕 《五燈會元.卷一六.三祖沖會禪師》問:「如何是天堂?」師曰:「太遠在。」曰:「如何是地獄?」師曰:「放你不得。」曰:「天堂地獄,相去多少?」師曰:「七零八落。」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一五.慧力有文禪師》
|
|
典故說明: 「七零八落」一語當從「零落」一詞變化而來。漢語使用「七ㄨ八ㄨ」來構詞的情形很普遍。例如「七上八下」、「七拼八湊」等。多有不整齊、零散的意思。「零落」一詞出現的時代很早,原指草木凋落,如戰國楚.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後來可引申死亡、落魂、零散等意思。可見「零落」的意思相當廣。出現「七零八落」比較早的文獻像《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六.臨江軍有文禪師》說:「無味之談,七零八落。」推測禪師的語義,「七零八落」應當是零散的意思。後來的用法也偏於這個意思,往往指一個完整的個體,分散開來。例如《東周列國志.第一六回》:「殺得齊兵七零八落,大敗而奔。」也可以形容支離破碎,殘敗不完整。例如《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一個小小家當,弄得七零八落。」也可形容稀少。例如:「臺下觀眾七零八落,場面非常冷清。」
|
|
書證: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散亂的樣子。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殺得齊兵七零八落,大敗而奔。兒女英雄 傳˙第二回:都沖得東倒西歪,七零八落。形容支離破碎,殘敗不完整。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一片心只待求食巴謾,兩隻手 偏會拿雲握霧;便有富貴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醒世恆言˙卷十六˙陸五漢硬留 合色鞋:一個小小家當,弄得七零八落。形容稀少。如:臺下觀眾七零八落,場面非常冷清。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七零八落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