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忮不求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不忮不求
ㄅㄨˋ ㄓˋ ㄅㄨˋ ㄑㄧㄡˊ
bù zhì bù qiú (變)bú zhì bù qi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ù zhì bù qiú (變)bú zhì bù qi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不忮不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ù zhì bù qi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忮不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ù zhì bù qiú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忮,嫉妒。不忮不求指不嫉妒,不貪得。語出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後來多用來形容淡泊無求,不做非分之事的處世態度。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達之用心。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