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苟言笑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不苟言笑
ㄅㄨˋ ㄍㄡˇ ㄧㄢˊ ㄒㄧㄠˋ
bù gǒu yán xià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不苟言笑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苟言笑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bù gǒu yán xiào | ||||||||||||||||||||||||||||
釋義:
苟,隨便。「不苟言笑」指不隨便談笑,態度嚴肅。語本《禮記.曲禮上》。△「一本正經」 |
|||||||||||||||||||||||||||||
典源: 《禮記.曲禮上》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食饗不為,祭祀不為尸。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苟1>訾2>,不苟笑。 〔注解〕
(1) 苟:隨便。
(2) 訾:音ㄗˇ,詆毀。
|
|||||||||||||||||||||||||||||
典故說明: 《禮記》是一本記述古代禮儀的書籍,其中的〈曲禮〉篇是講述日常生活所應做到的小節,有一段就是在教導為人子女者與父母相處時的禮節,在家裡時不能處在尊貴的西南方,坐位時不能坐在正中,行走時不能走在中間,站立時不能在門中央。舉行饗禮時不能做主人,須由父母決定;祭祀時不能做受祭的尸,以免接受父母的祭拜。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要聽從父母的話,父母不在眼前也要像他們在左右一樣。不登上高處,不走到深谷邊,不去從事危險的活動,不要讓父母擔心。也不隨便毀謗人,不隨便嬉笑,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謹守本分。後來「不苟言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不隨便談笑,態度嚴肅。
|
|||||||||||||||||||||||||||||
書證:
|
|||||||||||||||||||||||||||||
辨識:
|
|||||||||||||||||||||||||||||
參考詞語: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不隨便說笑。通常用來形容人一板一眼,嚴肅而不易親近。清史稿˙卷五○○˙遺逸傳一˙朱元瑜傳:之瑜嚴毅剛直,動必以禮。平居不苟言笑。野叟曝言˙第六十四回:木四姐端莊貞靜,不苟言笑,你怎說此話來?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不苟言笑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