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保育
ㄅㄠˇ ㄩˋ
bǎo y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ǎo y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保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ǎo y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保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nservation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保育」是指人類對生存環境的管理,以獲得現代人類最大永續的福祉,並維持環境潛能去符合未來世代的需要及願望。IUCN, UNEP以及WWF三個國際性組織在1980年所出刊「世界自然保育方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一報告書中,將「保育」定義為:「管理人類對生物圈之利用,使其能提供當代人類最大效益,同時能保持生物圈之潛能,以滿足後代之需要與期望」。相對於人類為滿足需要以及改善生活品質,而對生物圈之開發利用,「保育」之目的則為確保人類對生物圈之利用得以永續不斷。因此,「保育」與「發展」或「開發」應是相輔相成,而非互相對立、排斥之目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保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