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做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ㄣˋㄒㄧㄥˊㄇㄡˇㄓㄨㄥˇㄍㄨㄥㄗㄨㄛˋㄏㄨㄛˋㄒㄧㄥˊㄨㄟˊㄖㄨˊ:「ㄗㄨㄛˋㄕˋ」、「ㄗㄨㄛˋㄍㄨㄥ」、「ㄗㄨㄛˋㄕㄥ˙ㄧ」、「ㄗㄨㄛˋㄕˊㄧㄢˋ」。
  2. ㄓˋㄗㄠˋㄖㄨˊ:「ㄗㄨㄛˋㄉㄢˋㄍㄠ」、「ㄗㄨㄛˋㄈㄨˊ」。
  3. ㄉㄤㄕㄣㄨㄟˊㄖㄨˊ:「ㄗㄨㄛˋㄈㄨˋㄇㄨˇ˙ㄉㄜ」、「ㄗㄨㄛˋㄌㄠˇ˙ㄉㄜ」。
  4. ㄐㄩˇㄅㄢˋㄖㄨˊ:「ㄗㄨㄛˋㄕㄥㄖˋ」、「ㄗㄨㄛˋ滿ㄇㄢˇ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ò
解釋:
  1. 進行某種工作或活動。
    【例】做生意、做功課、做早操
  2. 當、擔任。
    【例】做官、做老師
  3. 舉辦、舉行。
    【例】做生日、做滿月、做週年
  4. 製造。
    【例】做衣服、做鞋子
  5. 假裝。
    【例】做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ò
解釋:
[動]
1.成為。如:「做人」、「做官」。
2.進行某事。如:「做生意」、「做實驗」、「做事」。
3.舉辦。如:「做生日」、「做滿月」、「做週年」。
4.製造。如:「做衣服」、「做鞋子」。
5.假裝。《水滸傳》第三五回:「宋江教分作三起下山,只做去收捕梁山泊的官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ò/tsuè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詞 ] 進行某一件事情。
    例如: 學生咧做實驗。
    Ha̍k-sing teh tsò si̍t-giām.(學生在進行實驗。)
  2. [動詞 ] 擔任或從事某種行業、工作。
    例如: 你是做佗一途的?我咧做老師。
    Lí sī tsò tó tsi̍t tôo--ê? Guá teh tsò lāu-su.(你是做什麼工作的?我是老師。)
  3. [動詞 ] 製做。
    例如: 我咧做長衫。
    Guá teh tsò tn̂g-sann.(我在縫製長袍。)
    例如: 做雞卵糕
    tsò ke-nn̄g-ko(做蛋糕)
    例如: 做花矸
    tsò hue-kan(做花瓶)
  4. [動詞 ] 身為、具有、成為一種身分。
    例如: 伊七少年八少年就做公矣。
    I tshit siàu-liân peh siàu-liân tō tsò kong--ah.(他年紀輕輕的就當爺爺了。)
  5. [動詞 ] 招惹。
    例如: 這是你家己做得來的,毋是人害你的。
    Tse sī lí ka-kī tsò-tit lâi--ê, m̄ sī lâng hāi--lí--ê.(這是你自己招惹來的,不是人家害你的。)
  6. [介詞 ] 任由、儘管、只管。
    例如: 欲睏做你去睏。
    Beh khùn tsò lí khì khùn.(要睡你就儘管去睡。)
  7. [動詞 ] 寫作。
    例如: 做詩
    tsò si(寫詩)
    例如: 做文章
    tsò bûn-tsiunn(寫文章)
  8. [動詞 ] 擔任某種職務。
    例如: 做班長
    tsò pan-tiúnn(擔任班長)
    例如: 做經理
    tsò king-lí(擔任經理)
  9. [動詞 ] 結成某種關係。
    例如: 做親情
    tsò tshin-tsiânn(結成親家)
    例如: 做對頭
    tsò tuì-thâu(變成敵人)
  10. [動詞 ] 放在對比的句子裡,表示不相涉。
    例如: 伊做伊行,我做我行。
    I tsò i kiânn, guá tsò guá kiânn.(他走他的,我走我的。)
    例如: 紅豆做紅豆囥,綠豆做綠豆囥。
    Âng-tāu tsò âng-tāu khǹg, li̍k-tāu tsò li̍k-tāu khǹg.(紅豆放紅豆那裏,綠豆放綠豆那裏。)
  11. [動詞 ] 許配、訂親。
    例如: 阿玉已經做人矣。
    A-gio̍k í-king tsò--lâng--ah.(阿玉已經許配給別人了。)
    例如: 伊想欲共𪜶查某囝做予阿勇伯仔𪜶後生。
    I siūnn-beh kā in tsa-bóo-kiánn tsò hōo A-ióng peh--á in hāu-senn.(他想要將女兒嫁給阿勇伯他兒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擔任、成為。如:「做人」。《儒林外史》第一回:「人都在我耳根前說你的學問有了,該勸你出去做官。」《老殘遊記二編》第三回:「我就送了命,我也願意。古人說得好:『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只是不知你心裡有我沒有?」

2.進行某事。如:「做事」、「做生意」、「做實驗」。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為人本分作經營,澹飯粗茶心自寧,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喫驚。」《西遊記》第八四回:「我不是夜耗子成精。明人不做暗事。吾乃齊天大聖臨凡,保唐僧往西天取經。」《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誰知濰縣商人打聽著省裡有委員來查辦此事,越發著急,就硬派城外各鋪子,也不准開門,要做買賣時,便把他的貨物堆在街心,一齊燒燬。」

3.舉辦。如:「做生日」、「做滿月」、「做週年」。宋.劉克莊〈朝中措.恰為仙佛做生辰〉詞:「恰為仙佛做生辰。公又紱麒麟。黑白幾枰屢變,丹青百奏如新。」《水滸傳》第三回:「一干人等,疏放聽候。鄭屠家親人,自去做孝。」

4.製造。如:「做鞋子」。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九:「司馬溫公依《禮記註疏》做深衣、冠簪、幅巾、縉帶。」《金瓶梅》第三回:「上穿白夏布衫兒,桃紅裙子藍比甲,正在房裡做衣服。見西門慶過來,便把頭低了。」

5.假裝。《水滸傳》第三五回:「宋江教分作三起下山,只做去收捕梁山泊的官軍。」《平妖傳》第一八回:「平常裡認得的,只做不認得。街上撞著他,把扇兒摭臉,只當不看見。自古道:『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注音: ㄗ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做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