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u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u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K´uei |
作者: | 蔣嘯琴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亦名后夔。相傳為舜(西元前2233)的樂官,主管樂舞,執掌樂教。舜授以「典樂」,又曰古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又創作「大韶樂」,春秋(西元前770∼西元前476)時,孔子(西元前551∼西元前479)在齊觀賞此樂舞後,三月不知肉味,並稱讚它是「盡善盡美矣」。 |
|
參照: 《左傳》、《尚書》。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