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天府
ㄊㄧㄢ ㄈㄨˇ
tiān fǔ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ān f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天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詠仁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天府原指周代官名。〔周禮.春宮.天府〕:「天府,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古代職官名稱與官府名稱不分,所以天府亦指周朝庋藏宗廟祭器國寶與重要機密文件材料的府庫,具有中央檔案庫的性質。西周時期已經產生了正副本制度:凡正本藏於天府,副本則留存在各官府及職官手中,以備查用。天府收藏的文件材料主要有:圖版,即記載王朝山川地理之輿圖和民眾數目的戶籍;盟約,是盟書和約劑的合稱,盟書是周天子和諸侯、諸侯之間的會盟文書,約劑是指維護他們之間相互關係的法律性文書;譜牒,即記錄周王室世系的族譜;另外還有記載百官功勛、刑獄訴訟、選賢舉能等方面的文書。這些文件材料,是周朝處理政務、考察官員、統治臣民的重要依據,將其珍藏於天府也是對祖先神靈的尊崇。春秋戰國以後,天府庫藏在長期的戰亂中逐漸散失。至東周滅亡,天府亦不復存在。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天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