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彈性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彈性
ㄊㄢˊ ㄒㄧㄥˋ
tán xì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n xìng |
解釋:
1. 物體受外力作用時,會改變形體,而當外力除去後隨即恢復原狀的性質。
2. 比喻事情無絕對的標準、形式等,可以隨狀況調整。
3. 指彈跳的能力。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彈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n xì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彈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lasticity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植物受環境壓力必產生相對的抗力,即彈性或塑性。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彈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屬性: | 名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彈性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_彈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