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常綠針葉喬木。幹細長而枝密生下垂,樹皮光滑。木材可供建築、造船用,也可栽植供觀賞。如:「柏樹」、「松柏」。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柏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ó |
解釋:
1. 柏科植物的總稱。常綠喬木。性耐寒,葉小、鱗形,木質紋理細密,是上好材質。有扁柏、側柏、檜柏、羅漢柏等數種。 2. 姓。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一](讀音)bó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二](語音)bǎ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peh
|
音讀: |
peh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