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化學元素。符號為 H。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雙原子氣體。是物質中最輕者。能自燃而不助燃,很容易起火燃燒。化學性質活潑,能與許多非金屬和金屬直接化合。沸點很低,很難液化。可為氧化物的還原劑。液態氫可做火箭推進器燃料,但難製造與儲存。如:「氫燃燒後和氧會化合成水。」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氫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ī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ī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ydrogen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周期表上最簡單的原子,也是宇宙間最多的原子。 氘(deuterium)為氫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核內含有一個質子及一個中子,符號為D或H-2。氘子(deuteron)為氘的原子核,含有一個質子及一個中子,符號為d,為有別於氘及氚,H-1也用protium表之。 氚(tritium)為氫的一種放射性核種,具核內含1質子與2中子,因其化學性質與天然氫幾乎一樣,氚可經由呼吸及攝食路徑進入人體。氚衰變時放出貝他粒子,其物理半化期約為12.5年。H-3 or T。氚子(triton)為氚核,常見於核反應產物或用於撞擊粒子。水氚(aqueous tritium)則指鍵結於水分子的氚。氚(organic tritium)則指鍵結於有機分子的氚。環境量測中(如定年等),以氚與H-1比值的10-18為氚單位(tritium unit)。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